重要新闻
1.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2025年1月13日实施。
2. 沪深两市成交额未破万亿,持续纪录止步72个交易日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仅9663.8亿元,自去年“924行情”以来首次跌破万亿,结束了此前连续72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的A股纪录。
3. 高盛最新预测: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到年底将上涨20%左右
从高盛获悉,高盛最新研报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到2025年底将上涨20%左右。基于可观的风险回报,该机构建议,继续超配A股和离岸中资股。(中证金牛座)
4. 中国12月贸易帐为7529.1亿元人民币,出口同比增长10.9%,进口同比增长1.3%
中国2024年12月以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0.9%,12月以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增长1.3%;12月贸易顺差7529.1亿元。
5. 创历史新高,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5%
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进口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全年外贸圆满收官。(新华社)
6. 央行再次强调“三个坚决”:强化纠偏顺周期行为,稳汇率信号再升级
近日,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从央行网站公布的信息看,会议再次强调了“三个坚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这是继1月3日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出“三个坚决”之后,再次强调“三个坚决”的提法。业内专家表示,这次表述与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略有不同,强调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进一步表达了央行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运行的态度,绝不会放任汇率贬值,让市场吃下定心丸。会议还强调,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成员要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首要任务,努力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稳定的汇率环境。过去在汇率贬值压力比较大的时期,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和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曾多次召开会议,并发布新闻稿,释放稳汇率信号。最近一次开会是在2023年9月11日,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500点。业内专家表示,央行接连发声稳汇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已经到顶。(一财)
7. 潘功胜:将大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港资产配置比例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四个重点方向,全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持续深化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潘功胜表示,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和基石。“我们将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与香港金融管理部门协同配合,支持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支持更多优质企业到香港上市和发行债券,持续优化拓展内地与香港在股票、债券、理财、利率互换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我们将大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领域,为香港的金融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新京报)
8. 潘功胜: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已大幅弱化,市场成交水平总体改善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过近30年的长周期繁荣,经历重大的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我们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一方面)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优化相关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加上经营主体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债务重组等方式进行的自我修复,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水平已大幅弱化,市场成交水平总体改善。”潘功胜表示。他指出,2024年10月份以来,中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的销售面积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连续2个月同比增长。近期中央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于回收闲置的存量土地,新增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这将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新京报)
9. 央行行长潘功胜回应近期人民币贬值情况:坚决防范汇率的超调风险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上就近期人民币贬值情况进行说明。他表示,近期,美元指数高企,非美货币普遍都在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所贬值,但总体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潘功胜强调,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我们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之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坚决对市场的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的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新京报)
10. 中汽协:2024年汽车销量为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
个股新闻
1. 主力资金流向数据显示,紫金矿业主力资金净流入4.43亿元居首位,永辉超市、赢时胜、北方铜业、中国软件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长电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6.42亿元居首位,建设工业、招商银行、方正科技、寒武纪-U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
2. 宁德时代据悉可能聘请美银、中金、摩根大通等牵头安排第二上市事宜
据报道,宁德时代可能聘请美银、中金、摩根大通等牵头安排第二上市事宜。(36氪)
3. 日发精机:暂不清楚控股股东被立案涉及的具体事项,与公司因业绩承诺起诉控股股东的案件无关
日发精机开盘跌停。截至午间收盘,下跌3.89%,报每股5.68元。消息面上,1月10日晚间,日发精机公告,控股股东日发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证券,根据法律法规,2024年12月30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日发集团立案。日发精机表示,本次立案调查事项系对公司控股股东日发集团的调查,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日发精机曾因业绩补偿问题起诉日发集团。对此,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日发精机,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暂不清楚控股股东被立案涉及的具体事项。同时,该事项与公司因业绩承诺起诉控股股东的案件无关。(21财经)
4. 水晶光电:在AR眼镜中布局了显示系统(波导片)、光机中的元器件等产品
水晶光电1月10日在调研活动中表示,公司坚信AR眼镜是AI最好的载体,通过眼镜上的摄像头和传感元件获取2D、3D环境信息,通过AI算法进行信息分析并通过眼镜片呈现,实现人与眼镜、环境的实时互动,真正做到“听你所听、看你所看、想你所想”。目前在AR眼镜中,公司布局了显示系统(波导片)、光机中的元器件以及用于采集环境信息的传感元器件产品。其中波导片是眼镜中硬件成本较高的零组件,在波导技术上公司重点布局反射光波导和衍射光波导中的体全息技术。反射光波导的成像效果已经满足全彩、高分辨率、大视场角的要求,但是其量产性是全球性的难题,公司目前正在着力攻克反射光波导的量产难题。